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党员干部教育 >心得体会 >

化解“创新疲劳” 提升组织工作的含“金”量

信息来源:华阴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吕卓  发布时间:2023-07-26 16:02    

       “创新思维”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在不同场合讲话中使用的高频热词,诸如“创新驱动”“创新型人才”之类的词语俯拾皆是。但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却对创新产生了“抵触”心理,感慨无“新”可“创”,有“新”难“创”。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克服“创新疲劳”,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束缚、破除思维定势,努力提升工作“含金量”。

       强脑力,以“真才”立“新业”。“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尊重人才,也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人才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一环,更应该在推动创新上下大功、发大力。加快形成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十年磨一剑”的地位,给予科研人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尊重,推动创新能力尽快实现“0到1”的“原创性突破”或“1+2”的“蝶变式提升”。加快形成人尽其用的使用机制。要坚持“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的原则,用人时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快形成人才竞相成长的激励机制。对于干部而言,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对说得多、做得少,观望多、行动少的干部及时调整,对敢于负责、敢闯敢干、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壮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拒绝“劣币驱逐良币”。

       添脚力,以“真情”换“真心”。思维的创新是组织工作高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要注重实践创新,坚持做到“三步走”。第一步是架好“天线”,吃透“上情”。准确把握中省市各级组织工作指示的精神实质,不能出台文件换个文头,召开会议换个会标,传达讲话换张嘴巴,必须在吃透基本要求、适用对象及其解决问题的重点所在等方面下一番苦功夫、硬功夫。第二步是铺好“地线”,摸清“下情”。将调查研究推向深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到田间地头去听“百姓话”,到市井巷陌去看“烟火气”,与群众拉家常、掏心窝、交朋友,让群众敞开心扉谈冷暖、提需求,才能收集到坐在办公室里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第三步是接通“连接线”,搞好结合。只有善于运用比较思维,通过比较看差异、通过差异懂借鉴,把周边地区先进经验做法“批判性”继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放到当前工作中去思考和实践,才能有宽视野、少走弯路、博采众长。

       增动力,以“真为”建“新功”。创新思维有“善思”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是“敢思”和“敢为”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重大创新,常常是在质疑声中诞生、在打压声中成长、在磨炼中“破茧成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豪情”。我们要深化创新动机、坚守理想信念,立足于人民立场,搞清楚“为了谁创新”“为了什么创新”的问题,勇克时艰、奋勇前行,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我们要明确创新导向、坚守底线原则,搞清楚“创新什么”“面向什么创新”的问题,朝着正确方向,避免陷入“以旧为新”和“一味求新”的理论误区,把“沉渣泛起”或“邯郸学步”当成符合历史进步的新思潮。我们要激发创新活力,塑造创新文化,一方面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热情关爱担当作为、开拓创新的好干部;另一方面营造包容多样的创新氛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广泛听取不同声音,不搞“一言堂”,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中共华阴市委组织部 曹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