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 >组工动态 >

“三无”小区如何破解治理难题——来自渭南市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

信息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吕卓  发布时间:2022-04-26 11:21    

       提起“三无”小区,你会想到什么?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三无”小区基础设施破损老化、配套设施缺乏、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状况差……是基层治理的“老大难”。

       然而4月初,记者在渭南市采访时看到,原来的“三无”小区,道路平整了、外墙翻新了,有的还新装了门禁、摄像监控等安防设施……伴随着“颜值”和“气质”的提升,增加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渭南市以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的积极探索。今年年初,该市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集中攻坚行动,通过推动党组织有效覆盖,进一步凝聚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多方力量,将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

小区有事谁来管?

——支部建在小区,成为群众“主心骨”

       最近,澄城县城关街道宝塔社区长乐村小区的居民张俊贤正在重新装修房子,很早就从长乐村小区搬出去的他想重新住回来。

       长乐村小区曾是一个独院式家属区,宽阔的庭园一度让人很羡慕。但近年来由于原主管单位不复存在,长乐村小区成了“三无”小区。

       83岁的老住户王栓仓告诉记者,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该小区的电线网线在空中“舞起长龙”,断头线路悬在半空;路面坑坑洼洼,最深的坑竟有0.5米左右;稍微平整的地面,有人占道经营,有人乱堆乱放,4米多宽的道路连车都开不过去。

       “很多老住户看不下去,干脆搬了出去,留下来的大多都是我们这些老人。”王栓仓说,“还好我身体硬朗,如果坐轮椅,都出不了小区。”

       转机发生在2020年8月。小区内8名退休干部成立了党支部,县商务局退休干部杨文敏当选党支部书记。

       “在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事情,是我莫大的荣幸。我一定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杨文敏说。上任后,他带领党支部积极调动共驻共建单位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和居民群体力量,共同制定整治方案、细化治理任务。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进下,2800平方米的道路实现硬化,500米下水管道、600米网络线路被改造,小区用上了壁挂炉,解决了冬天取暖问题,安装照明路灯14处……华丽“变身”后的小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居民“回流”。

       小区有了党支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在推进“三无”小区治理中,渭南市摸排党员底数,优先从政治素质优、服务意识强、群众威信高的离退休干部和复转军人党员中推选产生小区党支部书记、委员,通过单独组建、小区联建等方式,组建小区党支部327个,在小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

工作开展依靠谁?

——党员在小区报到,当好群众“服务员”

       “县交通局这群党员能处,有事儿他们真上!”在合阳县西环新村小区采访中,年轻的居民张鹏用“网络热梗”给予党建结对共建单位的党员以高度评价。

       合阳县交通局办公室副主任马敏介绍,结对共建后,单位多名党员下沉到小区,纳入网格化管理。他们每周定期在小区开展两次卫生环境整治,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督促居民整改。

       疫情防控中,党员们主动承担起排查外来人口的工作,逐门逐户详细核查,做好台账登记。西环新村小区没有门卫,党员们便在小区党支部安排下,与小区其他志愿者轮流值班,肩负起守好“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

       “以前小区干啥都找不到人,现在,党员成了群众的‘服务员’。一遇到事情,党员带头,带动群众一起参与,大家齐心又安心。”张鹏说。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住在合阳县公园一号小区的雷焕侠老人。

       “前几天电梯坏了,我的降压药也刚好吃完了。我把困难告诉给了社区干部,没想到一个小时后,就有穿着红色马甲的人来送药。”雷焕侠说。

       雷焕侠老人提到的“红马甲”,正是“五色花”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党员在社区小区报到后,带头组建起志愿服务队,在村(社区)接单,实现精准服务。目前,合阳县共组建“五色花”志愿服务队1110支,参与党员6000余名,影响带动群众2万余名。

       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渭南市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单位结对包联“三无”小区行动。在职党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运用“群众点单、组织建单、党员接单”模式,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成为穿梭在小区间的爱心暖流。

管理服务功能如何增强?

——各方广泛参与,汇聚治理“大合唱”

       “前段时间家里的下水管道不通,社区协调了‘红色物业’来帮忙,很快就修好了。”

       “小区绿化改造后,居民楼前绿意盈盈,让人神清气爽。”

       ……

       在蒲城县奉先街道延安路社区农牧局家属院,居民们纷纷说起“红色物业”联盟刚刚为他们办的实事。

       农牧局家属院是一个建造于30多年前的老旧小区。像这样的“三无”小区进行系统综合治理、服务提升,应该怎么做?

       蒲城县推行“红色物业”治理新模式,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通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多方联动机制,整合辖区人、物、财力资源,对农牧局家属院这样的“老旧小区”、“三无”小区实行兜底服务,实现“三无”小区“有组织机构、有清扫保洁、有物业维修保养、有绿化养护、有安全防范、有停车管理”,打通了社区服务“微循环”。

       据介绍,社区“红色物业”定期召开共建联席会议,摸排反馈群众需求,通过“问题收集、分类处置、回访评价、晾晒评议、考核评价”闭环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服务提供在家门口、温暖传递在家门口。

       近年来,渭南市全面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进业委会组建、物业行业党建、交叉任职3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吹哨报到”、服务效果共评等机制,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化社区组织体系,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新格局。随着一批物业服务企业进驻“三无”小区,一批居民自治组织和议事机构成立,“三无”小区的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