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创新选派机制 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

信息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塔  发布时间:2021-01-27 08:49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在推进非公经济党建提质增效扩面过程中,坚持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三统一”,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选派办法,创新选派机制,逐步拓宽选派渠道,健全完善选用全链条机制,推动形成了党建引领生产经营“双强六好”的良好局面,有效破解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选任难题。

紧扣难点问题 明晰选派思路

渭南高新区结合多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践,经过调研发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强不强,主要看党组织书记这支队伍强不强。

站在推动党工委中心工作、推动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发展、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实践的高度,渭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通过借鉴各地经验,结合区内实际,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制定出台了《渭南高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选派管理办法》,明确通过先行先试,利用23年时间拓展选用渠道,实现出资人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进而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选拔、培育、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引领生产经营“双强六好”筑牢战斗堡垒。

紧扣企业实际 拓宽选派渠道

渭南高新区注重通过内部选拔、组织选派、专职招聘等多渠道选优配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一是内部选拔。对经营状况较好、管理规范的规上企业,坚持从企业管理层中推荐选拔党组织书记。像科赛机电等企业中出资人(法人)和高级管理层是党员的,通过选举其为党组织书记,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把党员人才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和管理层培养成党员,发展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二是组织选派。对于新建、成长性较好、没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中小企业,由组织部门选派干部到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在“两个覆盖”排查集中组建阶段,对16个新组建党组织逐个研判,建立台账,因企选人,从市场监管、发改、建设、应急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优秀年轻业务骨干中选派16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将抓党建与抓业务融合起来。三是专职招聘。对于经济效益好、发展质量高的大型规上企业,渭南高新区主要鼓励企业探索社会化专职招聘、组织部门提前介入和跟踪管理培养的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目前,创服公司、海泰公司2家企业,通过从事业单位退休干部、院校招聘大学生的方式,配强企业专职党组织书记。这些书记有党建工作经验、有经营管理能力,抓党建工作有思路有想法,得到了企业出资人的认可。

紧扣关键环节 严格选派标准

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想有效发挥作用,关键要有一个素质高、懂党务、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为此,渭南高新区一是把握人选范围。注重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国有企业选派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中推荐派任,重点推荐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离退休党员干部中推荐返聘,注重推荐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党务干部。二是把好标准条件。明确规定了“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1年以上党龄,近3年年度民主评议党员为合格以上等次”的“硬杠杠”,力求把素质过硬、敢于担当的人选派驻到企业,实现党建和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三是把牢选任程序。根据企业需要和个人意愿,一方面组织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选派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干部积极报名,另一方面也注重从有一定阅历、熟悉党务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或基层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党务干部中推荐人选,经过组织部门把关、征得企业出资人同意,最终为企业选得合适人选。

紧扣建章立制 优化选派保障

如何管理选派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如何推动这支队伍在企业发挥“两个作用”,是选派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一是明确管理机制。选派人员一般任期2年,党组织关系转入派驻单位党组织,管理考核工作由派驻单位党组织的上级党组织负责,原单位党组织跟踪管理,党群工作部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派任人员原则上不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统筹兼顾好派驻单位和原单位工作,每月在派驻单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8天;返聘人员要全职在派驻单位工作,并建立了跟踪培养、民主恳谈、调度研判、管理考核、请示汇报、信息报送等六项制度。三是强化保障机制。派任党组织书记任职期间工资关系不变、福利待遇不变;返聘人员由企业按照中层管理人员标准确定工资福利待遇;区上按照每月500元标准给予选派书记工作补贴,同时当年给予每个党组织5000元党建工作经费,主要解决新建党组织启动难题。

通过选派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渭南高新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力量不断培育壮大,今年在选派书记的推动下,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迈出“党建强、发展强”新步伐,党员人才队伍和群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意识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逆势增长2.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