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绣花针”穿起社区服务“千条线” ——白水县工农社区“e”服务平台开启智慧社区新模式

信息来源:白水县委组织部 李 斌 杨 涛 王 艳  责任编辑:李塔  发布时间:2020-09-23 07:59    

金秋的八月,四圣故里白水是收获的季节。记者走进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人和小区,穿过主题教育广场,“工农社区服务中心”八个红色大字跃然眼前,楼前几名群众围着一名拿着手机的志愿者议论纷纷。一位老人拽着记者围了过去,“大家看,这个随手拍很实用,操作起来很方便,原先大家到社区向我们反映楼道有垃圾、下水井盖破损、健身器材故障等问题,以后再不用跑了,只要用手机一拍发到网上,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带孙子了。”社区工作人员刘变弟说。

“今天‘e’服务平台发布会开了,这是社区的一件喜事,更是我们社区居民关心关注的大事,就连组织部、民政局的领导都来了,听说这个平台就像‘遥控器’,不但灵敏,而且反应速度很快,原先得到服务大厅开证明,现在都不用跑了,网上一点就能办。今年我七十多岁了,腿脚不好,走到菜市场都很困难,10月份我小区的便利店建成运营,我就能在手机上操作,买得东西免费送我屋里!”易地搬迁户老刘高兴地说。

随手拍一拍  上门服务解民忧

城关街道工农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民全告诉记者,为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社区人员快速上门服务,建立线下电商平台、实现线上接单、线下派送,最大程度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我们社区先行一步,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网格化管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民政、公安、司法、城管、人社等部门联动、互动,紧抓社区党建满足居民日益变化的服务期盼,搭建“e”服务平台开启智慧社区新模式。

目前,智慧社区大数据已录入2.2万人,随着“e”信息平台上线运营、社区网络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相继启用,工农社区将进入智慧社区管理新模式。

通过“随手拍”,居民可以第一时间将发现的小区突发事件、安全隐患及辖区居民需要社区协助的事件等,拍照上传到社区智慧平台。社区接收线索后,会及时分流,经核实后,当天对居民反馈的问题进行回复,及时有效地予以办理。居民借助“随手拍”,不仅拓展了反映问题的路径,还将社区为民服务的时间延伸到八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弥补了社区为民服务的时段空缺,形成全时段、无缝隙的监督合力。

“屋里下水管道漏水了,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找谁解决问题,在小区闲谝时,听人说现在有个‘随手拍’,只要你拍照发表,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来帮你解决问题。我试着将管道漏水的照片发表,写上具体地址,没想到社区党员很快就带领物业维修人员上门,维修了破损的管道,解决了让我头疼好几天的问题”人和小区住户张建侠激动地说。

在走访过程中,小区保洁员陈丽芳说“前一阵小区内总有人乱扔垃圾,但却发现不了,我将这一情况告诉社区工作人员和楼栋长,他们上门宣传鼓励大家用“随手拍”,还帮助老年人安装讲解,没过几天,乱扔垃圾的现象变少了,现在你走在小区里,“随手拍”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已经成了我们小区环境卫生监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与原先的工作量相比,大幅度降低,我都有时间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了。”

哨子吹一吹  共驻共建暖民心

工农社区深入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坚持党建“绣花针”穿起贴心服务的“千条线”,通过“e”服务平台及时准确掌握群众服务期盼,用最短的时间吹好手中的“哨子”,解决了服务群众、项目建设、共驻共建等社会治理中的热难点问题,办好办实了社区居民所想所急的事。

记者在白港小区走访中,网格长井小玲说“以前这个小区经常停水,因各种原因,与自来水公司协商无果,发生纠纷,造成了百余人集体上访事件。我们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吹哨’,城关街道办、县信访服务中心、县自来水公司等部门迅速上门,召开专题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没有几天供水就恢复正常了,上访群众谈及这件事,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社区真是为我们办实事,今后社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社区一位退休老教师讲到,在我们小区居住的王琴侠,家里供养着两个大学生,生活、压力很大,想办个理发馆,给俩娃挣点学费,但手里又没有钱,他将这件事向社区反映后,社区工作人员即刻与共驻共建单位县信用联社联系,工作人员上门为其讲解贷款政策,建议其采用就业创业贷款,随后顺利贷下了5万元,在小区内办起了一间理发馆。王琴侠讲道“原来经常听说贷款要房产抵押、还要担保,身边的一些人都主动放弃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贷款,没想到这么简单,社区就帮我办了。俩娃明年就毕业了,这个理发馆收入还不错,我每天的干劲很大。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太好了,什么都为我们想到也做到了。”

串门唠一唠  党群联手筑家园

我们随机走访了四户社区居民,社区网格员总能详细介绍每户家庭情况,那可是问到哪说到哪,对答如流,记者问道,为什么你们对小区住户的情况这么了解?社区网格员说,我们开展了“串门唠一唠”活动,每天我们都挤出时间到居民家中,通过拉家常、谝闲传的方式,了解掌握大家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行分类汇总,召开支委会专题研究确定解决办法,指派人员上门服务、及时快速吹“哨子”,有力保障居民提出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西固镇梁家村的袁大爷是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扶贫政策,自搬进县城的移民搬迁人和安置点,袁大爷反倒一筹莫展、整天心事重重,在社区网格员与楼栋长到家串门时,袁大爷难为情地说“搬到县城后,按说是件好事,应该高兴才是,但城里消费水平比村里高的多,老伴、娃们都在西安打工,我这年龄大了,人家不愿意雇佣,只能打个零工,收入还不稳定。咱们社区能不能帮着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网格员马上向社区反映,社区第一时间与共驻共建单位对接,现在袁会民被安排在县退役军人服务局的公益性岗位工作,每月能多挣600元。

从人和小区日间照料中心传来了阵阵的笑声,记者推门进去,有下棋观战的老大爷、有谈论“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的退休老干部、有坐在一起拉家常的老大妈、还有为老年人做保健康复服务的工作人员,社区的工作人员在一旁端茶倒水,忙前忙后……

白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维军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近年来,白水县域内社区各种新兴社会组织、商品房小区、安置房小区、保障房小区等不断出现,既是对社区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空间与资源。工农社区在服务辖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上,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社区推动服务能力提升的新路子,以“e”服务平台为载体,发挥智慧社区便民服务、智慧党建综合管理、街社吹哨部门报到党建服务等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社区推行这一做法,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让党建的根基扎根于社区居民之中,持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