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夜校真正办到了党员群众的心坎上

    发布时间:2016-05-17 08:23    


  最近几个月,在华州区有两火:“地里的蔬菜,夜校的教员”,蔬菜是华州的主导产业,叫响了“品牌”,自然抢红了市场,而红红火火的夜校,则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华州区委“创新思维,创建载体,创造氛围,创立实绩”的软件品牌,正是这种“软实力”撬动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华州区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格外“抢眼”。

  

  群众涌进夜校里来

  4月21日,在华州区华州街道办的第二期“干部夜校”里涌进来一拨群众,他们是来听取由区委文明办主任曹国颖所作的“落实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向善新市民”报告的。这种状况,用华州街道办党委书记赵华鹏的话说:“以往上访群众涌进机关的状况被涌进夜校的状况取代了。”这一切则源于华州区委有的放矢、精准施教,对症下药,办起了一所所走进群众心坎里的夜校。

  4月15日,市委在华州区召开了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市委书记陆治原提出的“‘两学一做’学习和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组织书记的本戏和责任田”的要求,在华州区委一班人的思想上深深扎下了根。区委副书记朱福俊立即召开区委常委会,理清思路,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的放矢地咬定“两学一做”不放松,久久为功见实效。

  基于区域诸多实际和干部队伍的现状,区委决定以夜校为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夜读原著,夜访民情,夜谈民生,夜办民事”的四夜活动。区委关于在全区开办夜校的通知,则对办夜校从时间、对象、内容、方式、管理、师资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农村夜校”是时代的需求,是发展的需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需求。就夜校自身而言,它能够把党员群众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效地解决劳动学习矛盾,实现劳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尤其是“农村夜校”的草根性、针对性、实用性非常强,它更多的是一种基本普及,是一种相互交流,是一种实际实在,是一种活学活用。而这种培训学习方式,恰恰是时下最急需的,也是最管用的。这是朱福俊向记者阐述举办夜校的决策初衷和战略思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4月17日,当华州区第一期夜校在华州街道办开班的时候,朱福俊白天在塬上下乡,晚上顾不得吃饭,拿了个烧饼一边吃一边到夜校听课。4月21日,他又和政府党组成员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政府机关举办的夜校班,而且听得仔细,记得认真。

  各级领导不仅积极参加夜校学习,而且带头讲党课,4月25日晚7时30分,朱福俊在大明镇毛沟社区毛家沟夜校为党员群众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他首先从夜校的来历讲起,谈了夜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讲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在场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回顾了党史,讲解了传统德孝文化。他讲课幽默风趣,在场党员干部群众听学认真,纷纷表示启发很大,受益匪浅。最后朱福俊要求办夜校要多方式,不要走过场;办夜校要向上、向美、向善,要让群众白天劳动,夜晚学习,平时思考,要通过夜校,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区委主要领导的“开场夜校”充分表明了区委对干部夜校的重视,而基于区情所建立的“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学习,平时忙思考” 工作模式,使各级各类夜校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党员到群众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成为“两学一做”具体化、实在化、行动化的切入点和联结点。

  学以增智“大课堂”

  “两学一做”关键在学,学习明晰方向,学习武装头脑,学习掌握本领,这是华州区委举办夜校的目的。把夜校学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学习与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相结合,学习与改变机关作风相结合,学习与推动区内重点工作相结合则是该区为引擎发展谋求的动力之源。因此,该区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夜校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平台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以增强有效性和针对性。

  5月12日晚,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马晓红对该区400名科级干部进行“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的报告,对与会同志是一种警醒,一种净化。一位镇领导深深感到“忠诚、干净、担当”的分量,尤其是这位领导提起“两个责任”追究实例,深感责任重于泰山,压力警示行动。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效地提高了夜校的针对性,而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则进一步增强了夜校的吸引力。

  该区的夜校注重分类施教,在机关干部中重点学习党章,学习习总书记治国方略,学习法律法规;在镇村则重点讲授农业实用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知识;在社区重点讲授邻里互爱,孝道文化,社区管理;在学校讲身边故事,现身说法,传统教育;在政法战线则是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拼;在团员青年夜校互联网+,电商,恋爱婚姻,人生规划则占领了主讲台。听得进,用得上,“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需求”的宣讲内容成为党员干部甚至广大群众求知若渴“琼液甘露”。

  以讲党史、区史、乡情史见长的讲师团成员邵拉雄,73岁高龄,近期一天讲2、3场,虽身体有病,邵老依然拔掉吊针上夜校讲台,他说:“没想到,讲了多少年,没有现在这么受欢迎。”邀请的地方多了,邵老分身无术,金堆镇、高塘镇只好把他的讲课内容录制下来,进行录像播放。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是华州区最接地气的教员。

  华州“好人”典范方永刚、詹小翠、段翠萍、侯志民、屈粉兰等的事迹报告一场又一场,机关、学校、医院、镇村,已经讲了158场次,听众由一两千到一两万,他们的事迹在发酵,他们的精神在鼓励并成就着成百上千的“华州好人”。正如华州区财政监督监察局局长郭煜在听了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后所言“身边的人,看得见,学得到,他(她)们能做到,我们同样能做到。”

  部门领导,镇村干部充当夜校主讲教员则体现了“学在前列,走在前列,带在前列”的示范引领作用,启发引导作用。杏林党委书记胡群敏说:“每上一堂课,自己首先要先学一步,旁征博引,对照检查,理清思路,部署工作,无形中是一种提高,一种凝练。”

  通过夜校这个阵地,县级部门一些不太出头露面的干部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余建军主讲的“‘两学一做’当先锋”;区委文明办主任曹国颖主讲的“践行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和谐建设”;区政法委副书记李凯良主讲的“手拉手参与平安建设,心连心共建和谐家园”;区委党校副校长张文民主讲的“解读党章党规,领会习总书记治国方略”;区农发办副主任王新奇主讲的“精准扶贫,重在治本”,都成为全区党员群众普遍欢迎的“精品教程”,广受欢迎。难怪杏林镇李坡村老党员高兴地说:“40年不见的夜校又回来了,夜校真正办到了党员群众的心坎上。”

  目前,华州区已经办起了不同层次的各类夜校186所,举办讲座、交流、讨论、演讲、考试等夜校活动358场次,而这种活动正方兴未艾,高潮迭起。

  

  红火的夜校引路的灯

  学习明晰方向,知识凝聚力量,夜校的举办使全区党员思想经历了一次“大锤炼”,干部作风经历了一次“大洗礼”,群众观念经历了一次“大换脑”,生机勃勃的发展大势开始发力。

  杏林镇是夜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典型,7个行政村,2个社区都办起了夜校,更重要的是该镇党委坚持形式灵活,使夜校更“接地气”,他们的夜校,可以上党课,可以听党史,可以交流思考,可以互相帮助,共忆村史,互娱互乐,使夜校成了群众一星期不去都向往的地方。正是夜校凝聚了人心,鼓励了士气,全镇各级工作都干在前列:精准扶贫,310国道拓宽拆迁,环境卫生百日行动,造林绿化等项工作都在全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基层村(社区)同样呈现“九牛爬坡人人出力”的势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坡村拓宽美化村道、龙山村整修了5条路,朝阳社区修建社区公用设施,三溪村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可以说是人人出实力,村村办实事,户户得实惠。

  区政法委干部孙凯正值新婚就被组织推荐选派金堆镇任家滩第一书记,婚假尚未度完,孙凯惜别新婚妻子,踏上了派驻村的路上。孙凯看到任家滩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单一,就瞅准了百合种植,他动员党员干部带头,仅百合就种植了30多亩,搞起了主导产业,村民的收入有了指望。任家滩风景秀丽,这里常有钼业公司工人信步游玩,孙凯觉得这里潜藏着商机。于是他同支部书记商量,在任家滩搞起农家乐。如今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还带动了3户贫困户有了固定的收入。今年3月份,孙凯在送第一书记考核报表,行进到二华交界处的17公里的时候,被一辆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相撞,孙凯连人带车被甩出十几米,整个车辆报废,他本人也因为多处受伤处在意识昏厥状态。清醒后的孙凯担心家人受惊,告诉村支部杨书记对家里人封锁消息,后来孙凯父亲得知这一情况后,父子二人又合伙一起瞒着家里地母亲和妻子。等到出院后才轻描淡写地说了个大概。

  类似孙凯这样通过“在夜校的平台里锻炼,在夜校的摇篮中成长,在夜校的舞台上展示”的优秀青年干部还有很多,民政局的李志海、审计局的赵文英,财政局的行春季都是这样的典型。

  区团委立足团员青年思想活、观念新的实际,邀请了团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魏延安对团员青年进行了“互联网思维”的专题报告,使团员青年深受启发,一大批团员青年投入到“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队伍中去。而作为团员青年的“娘家”区团委一班人崇尚实干,以学促“做”,积极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上海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招商,经过多次考察论证,达成了投资9亿元的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此项目建成后,不仅成为华州区新能源的“突破工程”,而且会成为渭华一体化沿山一道亮丽的风景。

  区财政局利用会计函授站的专业阵地,确立了夜校从内容到形式的丰富多样:内容有国学、国策、家训;形式有领导与党员干部结对谈心,双学知识竞赛、财政知识演讲,还印发了“夜访读本”“财政惠民一本清”“两学一做100问”等夜校教材,既达到了提高干部素质的目的,又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双联双包、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既扎扎实实,又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在本职工作上克难攻坚,主动作为,逐步扭转了财政被动局面,确保全区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

  从全区范围来讲,“夜校”的创办使全区上下呈现出“指手画脚的人少了,埋头干实事的人多了;打牌喝酒的人少了,自主创业的人多了;上访滋事的人少了,凝心聚力成事的人多了”的喜人局面。人心齐,泰山移,“两学一做”增活力,善布“胜局”,善打“胜仗”,善结“胜果”已经成为华州区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