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远教:从小平台里吸取大智慧

    发布时间:2018-07-10 17:36    

  近日,华阴市委组织部在“固定学习日”期间,组织全市各个远教站点学习收看了《要幸福就要奋斗》影片,广大党员干部分别以“党员干部如何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贫困户根据自身客观情况讨论如何改变思想,制定脱贫计划”为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贫困户根据自身客观情况讨论如何改变思想,制定脱贫计划。”在这个影片中主人公刘斌身残志坚,面对贫穷,他坚定脱贫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从小事着手,不畏别人的嘲笑,不畏过程的艰难,学习养殖技术,积累养殖经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脱贫致富的队伍中来。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肢体上的残疾,并没有阻挡他前行的决心和勇气,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他失败过,有人建议他把死羊低价贱卖,他说那不是太没有良心了,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他没有让自己的死羊流入餐桌。他的这种精神,成了他前行路上无形的通行证。帮扶干部认为他身残志坚,勇于脱贫,都愿意去帮助他;村民们都佩服他吃苦耐劳,真诚实干,都愿意跟着他干。他挺起了一个家庭的脊梁,撑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激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要幸福就要奋斗”影响着、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党员干部如何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这个影片中的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到刘斌家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并为他和母亲办理了残疾证,让一个残疾人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帮扶,让他们明白,只要他们不放弃自己,什么时候要改变都为时不晚。

  要想脱贫致富,党员干部必须转变贫困户的思想。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乐当贫困户,不愿摘穷帽子,这是一种严重的消极心态,“思想贫困”“志气贫困”“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类似思想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

  要想脱贫致富,党员干部面对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在刘斌缺乏养殖技术的情况下,驻村第一书记及时联系专家进行实地查看,精细指导,科学管理,及时预防,这些实打实的帮助,让刘斌学习了技术和经验,减少了损失,增加了收入,进一步拉近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架起了一座无形的连心桥。

  要想脱贫致富,党员干部必须扶志扶智两手抓。“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个励志语许多人耳熟能详,也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深深认同。扶贫开发不应只简单盯着干部压担子、定考核,也应鼓励干部们以“扶志”和“扶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影片中的刘斌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他的转变不仅转变了自己,更转变了村里那些“等着政府送小康”的贫困户,也更好的激发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创业激情。俗话说,再小的水滴都会折射出光芒,刘斌的事情虽然平凡,但是他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正被不断的辐射到不同的地方,使贫困户摆脱“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

  经过讨论,全体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把腰身弯下去,把身子沉下去,多到群众家里走走看看,多听听群众的心里话,用真心实意,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从感情上接近基层,融入群众,这样才能产生“海绵吸水”的强大力量,更好的激发脱贫攻坚正能量。(宋青 赵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