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人才工作 >专家建言 >

从渭南果业发展看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布时间:2010-11-15 11:25    

  王鹰林,男,1954年5月生,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农艺师,省管专家,现任渭南市农业局副局长、果业局局长。主持完成的“优质高效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课题,获得渭南市政府农技推广一等奖,获省政府农技推广二等奖;撰写的《渭南农业产业化的路子该怎么走》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中国未来研究会等单位评为优秀学术成果奖。

  渭南是全省的农业大市,其粮食、棉花、水果、蔬菜的面积、产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农业发展对全省农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如何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渭南果业近年来的发展途径值得借鉴。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果业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在果业发展中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推广四大优果关键技术,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强化果品市场营销,加强项目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全市水果产值15.62亿元,2009年增长到50.07亿元,增长了220.6%;水果总产2001年131.06万吨,2009年达到237.67万吨,增加了81.3%;水果面积2001年152.89万亩,2009年发展到208.79万亩,增加了36.6%。从2009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看,我市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几组数字,很能说明其地位和贡献。

  数据一: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58.35万亩,总产245.1万吨;水果面积208.79万亩,总产237.67万吨。水果种植面积不到粮食面积的1/4,却生产出与粮食总产几乎相当的产量,水果总产仅比粮食少7.4万吨。粮食平均单产286公斤/亩,水果平均单产11 38公斤/亩,水果平均单产是粮食的4倍。

  数据二:2009年全市水果产值50.07亿元,畜牧业产值38.03亿元,蔬菜产值16.13亿元,水果产值在果、菜、畜三大特色产业中名列首位,与畜牧、蔬菜两大产业产值之和相差无几,占全市农业产值的42.3%。

  数据三:据陕西省统计局公报,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果业收入488元,全省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14.2%,果业监测县中超过三分之一县的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超过50%,白水、洛川等县的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5%,其它果业主产县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保持在20-50%之间。我市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果业贡献为76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1.4%。

  数据四:据西安海关统计,我市仅白水安德利、韩城中鲁、富平中鲁三家苹果浓缩汁企业(全市现有10家苹果浓缩汁生产企业,此三家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市36%)2007年出口额达到4438万美元,占当年全市出口总额的36.1%。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果品仍出口8万吨(含边贸出口),果汁出口有所下降,但仍出口3.5万吨,出口额达2877万美元,占全市当年出口总额的33.8%,成为我市出口创汇最大产品。椐中国浓缩果汁网统计,2009年我市出口苹果浓缩汁7.2万吨,出口额达6143万美元。若按7斤鲜苹果生产1斤浓缩汁计算,相当于出口50万吨鲜苹果。

  以上数字表明,我市水果产值、产量的大幅提高,不再象以前主要靠面积增加来实现,而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实现的。2001年全市水果平均亩产857公斤,2 009年提高到1138公斤,提高了32.8%;挂果面积平均亩产由1033公斤提高到1333公斤,提高了29%;优果率由50%提高到73%,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平均亩产值由1021元增加到2398元,提高了1.3倍。

  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果品加工、果品贮藏、果品包装、运输、乡村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2009年底,全市苹果浓缩汁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基地:果品冷库、气调库贮藏能力达到40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果品机械贮藏基地;全市目前仅有的一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就是白水苹果示范县,全市57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中,果业占21个。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果业经验启示

  果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的探索,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使果业发展由过去的数量扩张型为主转变为质量效益型为主,单产显著提高,优果率大幅提升,单位面积产值提高了一倍多,实现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可以说,果业是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典型。从果业发展看,转变渭南农业发展方式,有四点启示可供借鉴:

  启示一:科学技术是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上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在果树品种上,我们先后引进推广了苹果中早熟品种嘎啦、秦阳和特晚熟品种粉红女士等优良品种,替代了秦冠,黄元帅等老品种,用新优的红提葡萄替代了巨峰等老品种,实现了果树品种上的更新换代。在管理技术上,率先在全国研究推广红提葡萄Y型架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红提葡萄的优果率和商品性;设施水果面积也由以前的零星种植发展到3万多亩,生产的反季节水果供不应求;引进推广果实套袋、果园种草、铺反光膜、果园滴灌等世界先进果园管理技术,特别是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优果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市共有十多项果业技术获得省级奖励,近二十项果业技术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白水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校县合作,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苹果试验站,为我市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正是由于重视科技,切实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我市果品单产、单位面积产值、优果率三大指标大幅提高。

  启示二:培训果农是基础。先进的果园生产技术只有被广大果农掌握运用,才能发挥巨大的能量。为了提高果农素质,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训果农。走出去,先后组织果业技术干部和果农到日本、到山东栖霞、到北京中日友好观光示范园、到洛川苹果试验站等国内外果业先进地区的果品示范基地参观学习,让技术干部和广大果农看到果业发展的前景,学习果业先进技术,促进果业快速发展,实现以果富民。请进来,通过省果业局、省市科协、省市引智机构等,先后邀请日本、法国的苹果专家、果品贮藏专家,到果区现场讲解,传授先进技术,解决果农、果品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连续邀请中日友好观光示范园园长张文和、国家苹果育种专家赵政阳等国内著名专家深入果园为果农传授技术。此外,全市大力建设示范园,使新品种、新技术聚集在示范园中,不断完善“水、沼、网、路”为核心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实施四项优果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以“草、膜、袋”和“灯、板、带”为重点的有机果品生产技术,已在全市建设了20个省级苹果生态示范村,使广大果农学有目标,比有对象,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市1.4万亩果园通过有机食品认证,98万亩水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启示三:开拓市场是关键。多形式、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以销强果,一直是市县各级政府、果业部门近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举办中国苹果年会、中国葡萄年会、苹果节、酥梨节等活动,组织国内外客商参加渭南绿色果品果区行,利用电视专题片、公益广告、印发宣传画册、设立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渭南果品优势,组织果品企业、营销大户参加东盟—中日韩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展销推介会、各种农业博览会、果业论坛等,大力宣传推介渭南果品,不断提高渭南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先后组织省市果业龙头企业赴俄罗斯、南非、迪拜、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推销渭南果品,吸引海外客商前来我市果区采购,鼓励企业自营出口、扩大边贸,不断扩大在东南亚、俄罗斯、香港等市场的占有率。以果品出口营销企业为龙头,以绿色出口果品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强出口果园注册认证、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全面提升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提高以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为主的渭南果品在国内外消费者中的满意度,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在全市实施果品诚信营销计划,开展“十、百、千、万”诚信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了一批诚信经营的果品营销企业、中介组织和果农,提高了广大果农、中介组织、营销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规范营销行为。在果品销售旺季开通果品“绿色通道”,设立果商投诉咨询电话,规范整顿果品中介服务组织,妥善解决果品营销中的问题,为果品顺畅销售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启示四:项目支持是保障。按照争取上级资金、吸纳市场资金、协调金融资金、引导民间资金的争项引资思路,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支撑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为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组织渭北优势苹果产业带的五个县市争取到中省现代农业支持苹果生产项目,该项目连续实施三年,中省投资1.2亿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1.3亿元,实施两年,效果显著;抓住白水等渭北六县被国家列为优势苹果区域优先扶持县的机遇,组织白水、富平、澄城、合阳等县积极争取农业部项目6项,项目资金1050万元;抓住渭北优质苹果基地建设的机遇,我市果业得到省财政3675万多元的项目支持,大大促进了果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县、政府积极协调整合农发、扶贫、科技、水保、林业等各方面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投向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争取银行贷款扶持。与市人民银行联合召开银企联席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果业产业的信贷投入。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银行为涉果企业、农户提供贷款达10多亿元,重点解决果业龙头企业流动资金、果农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各级政府将果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先后引进海升、中鲁、安德利等国内知名苹果浓缩汁企业前来建厂,使渭南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基地;先后建成白水昌盛万吨气调库、宏达万吨气调库、蒲城勇奔万吨气调库、澄城国绿万吨气调库等一大批果品贮藏库,使渭南成为全省最大的果品机械贮藏基地。近年来,全市果业吸纳社会投资超过12亿元。四是动员果农加大投入力度。组织果农加大对果园的投资力度,全市果农每年用于水果生产的资金达21亿元,着力提高果品质量。通过果业项目建设,增强了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果业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果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市果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角度看,果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之潜力。目前全市水果平均亩产1100多公斤,将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目前,富平县梅家坪镇庙沟村、澄城县冯原镇小河西村、临渭区丰原镇西尧村等的苹果平均亩产已达21 00-3000公斤,临渭区下吉镇见庄村、合阳县新池镇行家庄、蒲城县上王乡太睦村等的红提葡萄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随着果树新品种的不断推广,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设施的完善,全市水果平均单产若提高到2000公斤,每年水果总产可达417.6万吨,相当于在目前管理水平上增加了158万亩果品面积前全市水果平均亩产值2400元左右,随着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果农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提高单产的同时,提升果品质量,特别是提高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比例,使水果平均亩产值提高到5000元,全市每年水果总产值可增加到104.4亿元,相当增加果园面积200万亩。而且,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来增加收入,既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扩大果园面积之潜力。根据全省果业发展目标,今后5-10年,全省果园面积将发展到1800万亩。我市作为全省的果业大市,将果品发展目标确定在350万亩比较合适,而且也是科学的。我市仅渭北六县市的旱地面积就达496万亩,而这些地方恰恰位于国家优势苹果产业带,所产苹果质量上乘,苹果种植效益是粮食等作物的5倍以上,更重要的是苹果是深根性植物,抗旱性远远大于小麦等浅根性农作物,在这些干旱的地方发展果树,不仅能使当地农民的收入有保证,而且能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在目前208万亩基础上,再增加140多万亩,按目前水平,可增加产量159万吨,增加产值33.6亿元。

  果品加工增值之潜力。全市果品冷藏、气调贮藏能力发展到100万吨,每年仅果品贮藏环节可增值16亿元以上。目前全市每年生产的近20万吨苹果浓缩汁几乎全部出口到国外,如果50%加工成果汁饮料,可增值12亿元以上。进一步发展果酒、果醋,苹果脆片等深加工品,增值空间更大。不仅如此,随着果园效益的提高、果品加工贮藏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肥料、果袋等农资以及运输、餐饮、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喜人局面,为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繁荣、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果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探索,笔者认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核心是科学发展,定位是提高农业劳动效率,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工作中应注意五方面的加强:

  一是市场预测要加强。在确定农业产业的发展中,要科学预测产品发展潜力,包括资源利用开发潜力和市场需求潜力。如果没有产业发展的资源,就难以保证这一产业有长期持久的生命力。市场需求潜力,则是影响产业效益的关键,如果没有广泛持久的需求市场,最终可能物积价廉,甚至形成产品积压,出售难,影响农民收入。

  二是技术服务要加强。现代高效农业对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而现在农民多数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如果政府部门在技术服务方面不予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将严重受阻,产业发展也难以取得高效,从而影响农业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是产品加工要加强。产品加工既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又是提高收入的必要环节。农民生产的产品未经加工就出售,只能得到有限的利润,如果经过几级加工,农民收入就可大大提高。另外,还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转移农村劳动力。果品的精选、贮藏、加工就是成功的范例。

  四是产品销售要加强。农产品销售是影响农民收入的瓶颈。必须汲取以往只注重生产,不注意销售,导致大量农产品堆积亏本的教训。政府部门在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方式时,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疏导销售渠道,让农民看到有可靠的保证,解除后顾之忧,提高生产积极性。

  五是市场治理要加强。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品种、农资、苗木等物化的技术供应,同时还有大量产品的销售。因此,要加强市场环境治理,形成公平交易的良好环境,杜绝欺行霸市、投机钻营、垄断市场现象,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省安塞县苹果园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苹果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生态,这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致富路子。”今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陕西果业时说,小苹果可以读出中国的经济学。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只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保证群众就业,才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他希望农民通过种苹果不断增加收入,工人通过加工提高苹果附加值使工资不断增长。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果业的关心,对我们既是一种鼓舞,又是一种鞭策,我们应立足长远,采取有效措施,抓政策落实,抓优果工程,抓市场营销,进一步转变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